一路走到这儿,他数了数,四个小区周边各类少儿培训机构共十三家。
挂着琴行的培训班有三家,挂牌音乐培训的辅导班两家,这竞争压力不可谓不大。
对此老板只说开培训班挣钱啊,他孩子就在隔壁学古筝,一节课120块。
“我卖多少碗面才顶她上一节课啊。”
李安笑笑“孩子喜欢就让学呗。”
老板叹“哎,你要说她喜欢吧,也没见她回来练,但你不让学咋办,她班里的同学都学,有的在学校学,有的在校外学,咱也不能让孩子落后不是。”
李安点头“是是,我看隔壁这个辅导班人不少,他这儿学生不少吧。”
老板“不少,得有个七十多个孩子。”
李安心惊“这么多。”
这么个小二层能有70个学生??
要不是老板就在隔壁开饭馆加上女儿也在隔壁学,不然他是真不信,就这他都半信半疑。
老板“这片就属他这学生多,其他的都一般,你出门往左再走几步看见有个新开的母婴用品店,之前也是个琴行,干了半年就干不下去了。”
“隔壁这家这开的早,得有六七年了,小区刚建好老板就带着几个人挨家挨户的发传单,再加上这片学校多,住的人也多,好多外地在这边扎根的年轻人在这边没人帮忙接送孩子,老板就让这些在他这报班的孩子放学来这儿,他盯着练不收费,顺带着还帮忙照看小孩,慢慢时间长了传开了大家都愿意把孩子往他这送。”
“你不知道上学的时候,每天下午一放学这热闹的不得了。”
李安“现在不是学校不都有延学服务吗?孩子放学家长不也就下班了吗,还来这儿接孩子?”
老板“都这么说,一直也没见动静,反正我家姑娘还是到点下课就放学,几步路就走回来了。”
李安“就是前面路口那个光明小学吗?”
老板点点头“你也是干这个的吧。”
李安乐道“还是被您看出来了。”
老板得意笑道“打你一进门我就看你像个搞音乐的,怎么的,也想在这开个班。”
李安腼腆道“是有这个么想法,您给指点指点?”
老板“你住这啊?”
李安“暂时住在昱东。”
老板“那你没必要来这考察,这附近你也看到了,都挤不开了。”
李安“那您觉得这块和梅庄比怎么样?”
老板嗐的一声“那肯定梅庄那边有钱人多啊,就在市南边上,这片住的都是外地人和回迁的本地人,又抠事又多。”
“谢谢您。”
见面端上来了,李安结束了和老板的谈话。
老板说的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但是梅庄也分南北。
刚才他经过一家房屋中介扫了一眼,就这个小区一套精装三室两厅要3600一个月。
和梅庄北边那几栋小区的相同户型价格差不多。
可往南走,那房租就开始往四千走了。
吃饱喝足李安告别老板带着陈璇离去,出门又看了眼隔壁。
‘绿荫少儿音乐培训’
接着打车和陈璇去往最后一站,昱东市南交界的天桥商圈。
路上他给李明浩发了个信息,得到对方的回复他叹了叹。
“怎么了。”陈璇问。
李安“绿荫少儿音乐培训的老板挺厉害。”
他问李明浩光明小学是不是松江校区的合作学校,对方说合作好多年了。
也就是说绿荫的这位老板不仅要面对周边的同级别竞争对手,还要面对蓝天这种庞然大物。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攒下六七十号学生。
这老板有点东西。
同时他心里基本也有数了。
-
两小时后。
二人从天桥贵和门口的一家冰淇淋走出。
陈璇左手抱着一个大毛熊,右手挽着李安的胳膊。
她简直不要再开心。
两个人明明是来这边实地考察的,结果莫名的就变成了一场逛街游玩。
没办法。
这里好玩好吃好转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上次和孙雨曼来的时候她竟然都没有注意到。
回家的路上李安问“怎么样,喜欢哪?”
陈璇轻松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许“梅庄好不好。”
其实刚才在来的路上她就感受到了,李安想去梅庄。
就她个人而言,去哪对她都无所谓,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够了。
况且她也相信李安能做出最好的判断和选择,这两天转下来,她发现自己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李安放下手机的人肉指南针。
李安“怎么说。”
陈璇“梅庄环境最好,相对也安静一些,离我三个学生的家都比较近。”
李安露出笑容,“好,那我们就定了。”
说着他给小王发了个信息。
接下来令他有些意外的是小王一直没有回他信息,之前都是秒回。
二人回到家休息了一会,钢琴上的手机才震了一下。
李安快速拿起一看,是小北妈妈发来的一个视频。
视频内容是早晨他给小北讲的一段关于手腕断奏的小技巧,课上小北没有解决。
看完视频李安回复小北妈妈一个大拇指,“非常好,就按这种感觉练就行了。”
对于孩子的天赋问题,李安也有些新的感悟。
反应快不能等同于具有如何的音乐天赋。
一个孩子面对新事物的反应速度取决于多方面原因,成长环境和性格的不同导致有的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几乎是用本能去做决定,这种在家长老师眼里算是反应快的孩子在实际当中真的是具备某种特别天赋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